梁群

北京市-北京市

  • 职称资质国家一级编导|
  • 工作单位|
  • 擅长舞种古典舞
分享

古典舞名家访谈系列——梁群访谈

发布于:2016/2/23 16:57:36

U7189P1190DT20131030164514.jpg

访谈者: 
  请谈一谈你编创《萋萋长亭》的成功经验和创编的感受。 

梁群: 
  编创这个作品是我毕业五年后创作的。编创此节目,主要是借助自己在表演与教学实践基础上对古典舞的体悟而作的。没有太多顾虑、也没有什么束缚。音乐方面,当时由于没有资金,就选用了最典型的民族音乐——二泉映月。而考虑到二胡太过悲切,就选取了小提琴伴奏。借助长亭、送别为场景,以一对恋人依依惜别时那淡淡的离情别绪,浓浓的期盼之情为情感主线贯穿了整个舞蹈。编创时所依据的是中国古典舞浓厚的文化底蕴及独特的民族风格的表达方式。把中国古典舞中的各个元素以及拧、倾、圆、曲的各种舞姿造型予以变形,同时把握好双人舞的把位和体态,再凭借着自己学习了10年中国古典舞的身体感知和内心感受来进行创编的。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身法韵律和审美风格给予了该作品一个很大的语言契机,同时我也借助演员的肢体架构展示了具有审美特征的民族舞姿的静态造型与舒畅流动的连接。通过这一系列的编排,既突出了中国古典舞所特有的审美风范,而又轻描淡写不留痕迹,但古典舞的意味及神韵融进了每一个动作处理与细节变化之中,使整个舞蹈也随之生动、润泽起来。可以说《萋萋长亭》的编创过程更多的是古典舞给予我的感受,也是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一些体悟和感受。 

u=3915642883,1206500640&fm=21&gp=0.jpg 

访谈者: 
  如何看待中国古典舞借鉴芭蕾和现代舞。 
梁群: 
  我以为作为中国舞的编导应该很好的掌握中国古典舞的风格、韵律、气息特点。在真正了解掌握了该舞种的语言、吃透古典舞之后方可谈到对于芭蕾舞、现代舞的借鉴。如借鉴芭蕾的托举,现代舞的动势、着力点、两者碰撞产生的发力等等。 
访谈者: 
  中国古典舞已经发展了50年了,起初以教学体系为主,但随后的发展更多是借助剧目、作品。你认为现今在古典舞创作方面所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梁群: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古典舞经过了50年的发展,已然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一、在编创方面,我们至今未能形成中国古典舞自己的编创体系。每个编导只能靠自己去摸索。不像芭蕾舞、现代舞已有了自己的编创体系。二、要想成为中国舞编导,入门较慢,学习古典舞较难,因而编导对中国舞语言的掌握能力较弱。三、在教学方面,古典舞对于肢体各方面的表现力以及技术技巧的要求都非常强,由以导致学生们太过注重技术技巧的能力训练,而忽略了舞蹈作品中人物刻画的表现力及感染力的培养。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在表演中普遍缺乏个性,塑造人物形象较弱的现象。鉴于以上一点,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个性表演,尤其在高年级教学中更要讲究因材施教。 
访谈者: 
  您是中国古典舞系第二届本科班毕业,在这期间您当过演员,做过编导。10年后回过头看身韵课,您认为它还需要如何丰富? 
梁群: 
  身韵课很好,它毫无疑问已然成为今天中国古典舞编创的核心语汇。但在当今我们更应该走性格化的身韵课。基础规范要有,但应更加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各种表现力。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情绪、不同的用力方式赋予身韵课更多变性。